跳到主要内容

第4章 C语言基础以及流水灯的实现

C 语言,在编程领域是久负盛名的,可能没接触过计算机编程的人会把它看的很神秘,感觉非常的难。但其实并非如此,C 语言的逻辑和运算,充其量也就是小学水平,所以不要怕它,作者尽可能的从小学数学逻辑方式带着大家学习 C 语言。

4.1 二进制、十进制和十六进制

B站在线视频教程:4-1 变量类型及运算符

  1. 十进制,逢十进位,一个位有十个值:0~9,生活中到处都是它的身影。二进制就是逢二进位,它的一个位只有两个值:0 和 1,但它却是实现计算机系统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,计算机(包括单片机)芯片是基于成万上亿个的开关管组合而成的,它们每一个都只能有开和关两种状态,再难找出第三个状态了(不要辩解半开半关这个状态,它是不稳定态,是极力避免的),所以它们只能对应于二进制的 1 和 0 两个值,而没有 2、3、4……,理解二进制对于理解计算机的本质很有帮助。书写二进制数据时需加前缀 0b,每一位的值只能是0 或 1。十六进制就是把 4 个二进制位组合为一位来表示,于是它的每一位有 0b0000~0b1111共 16 个值,用 0~9 再加上 A~F(或 a~f)表示,那么它自然就是逢十六进位了,它本质上同二进制是一样的,是二进制的一种缩写形式,也是程序编写中常用的形式。书写十六进制数据时需加前缀 0x,下表是三种进制之间的对应关系。

   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
    00b00x00
    10b10x01
    20b100x02
    30b110x03
    40b1000x04
    .........
    90b10010x09
    100b10100x0A
    110b10110x0B
    120b11000x0C
    130b11010x0D
    140b11100x0E
    150b11110x0F
    160b100000x10
    170b100010x11
    .........
  2. 对于二进制而言,8 位二进制称之为一个字节,二进制的表达范围值是从 0b00000000\~0b11111111,而在程序中用十六进制表示的时候就是从 0x00 到 0xFF,二进制转换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方法,二进制 4 位一组,遵循 8/4/2/1 的规律比如 0b1010,那么从最高位开始算,数字大小是 81+40+21+10 = 10,那么十进制就是 10,十六进制就是 0xA。尤其二进制转十六进制的时候,十六进制一位刚好是和二进制的 4 位相对应的,这些大家不需要强行记忆,多用几次自然就熟练了。

  3. 对于进制来说,只是数据的表现形式,而数据的大小不会因为进制表现形式不同而不同,比如二进制的 0b1、十进制的 1、十六进制的 0x01,本质上是数值大小相等的同一个数据。在进行 C 语言编程的时候,只写十进制和十六进制,那么不带 0x 的就是十进制,带了 0x 符号的就是十六进制。

4.2 C 语言变量类型和范围

什么是变量?变量自然和常量是相对的。常量就是 1、2、3、4.5、10.6……等固定的数字,而变量则根小学学的 x 是类似概念,可以是 1,也可以是 2,想让它是几是程序说了算。那么小学学的数学里边,有这么几类,正数、负数、整数和小数。在 C 语言里,除名字和数学里学的不一样外,还对数据大小进行了限制。这个地方有一点复杂的是,在 C51 里边的数据范围和其他编程环境还可能不完全一样,因此下的这个图,仅仅代表的是 C51,其他编程环境可能不一样,大家知道有这回事就可以了。C 语言的数据基本类型分为字符型、整型、长整型以及浮点型,如图 4-1 所示。

图 4-1 C 语言基本数据类型

图 4-1 中,四种基本类型,每个基本类型又包含了两个类型。其中字符型、整型、长整型,除了可表达的数值大小范围不同之外,都是只能表达整数,而 unsigned 型的又只能表达正整数,要表达负整数则必须用 signed 型,如要表达小数的话,则必须用浮点型了。比如前面讲到的闪烁 LED 小灯的程序,用的是unsigned int i = 0;这个 i 的取值范围就是 0~65535,在接下来的 for 语句里,如果把原来那个 30000 改成70000 的话,for(i=0;i<70000;i++);会发现小灯会一直亮,而不是闪烁了,这里自然就有因超出 i 取值范围所造成的问题。但要彻底搞明白这个问题,还要来了解 for 语句的用法。不用急,接下来很快就会学到它了。这里有一个编程宗旨,就是能用小不用大。就是说定义能用 1 个字节 char 解决问题的,就不定义成 int,一方面节省 RAM 空间可以让其他变量或者中间运算过程使用,另外一方面,占空间小程序运算速度也快一些。

4.3 C 语言基本运算符

小学数学学过加、减、乘、除等运算符号以及四则混合运算,而这些运算符号在 C 语言中也有,但是有些表达方法不一样,并且还有额外的运算符号。在 C 语言编程中,加、减、乘、除和取余数的符号分别是:+、-、*、/、%。C 语言有一个很重要的赋值运算符“=”,前边程序有使用过。在 C 语言里,“=”代表的意思是赋值,而不是等于。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a=1;b=2;如果写成a = a+b;这个在数学里的运算是 a 等于 a 加 b,是个错误结论;而在 c 语言里的意思是把 a 加 b 的结果送给 a,那么运算完了之后的结果是 a 等于 3,b 还等于 2。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 C 语言的比较运算符“==”。这个在 C 语言里是进行是否等于判断的关系运算符,而“!=”就是不等于的关系运算符。此外,C 语言中还有额外的两个运算符++--,一个是自加 1,一个是自减 1,下面选++来讲一下。

++在用法上就是加 1 的意思,注意是变量自己加,比如 b++的意思就是 b=b+1,而在编程的时候有两种常用的方式先加和后加。比如unsigned char a = 0; unsigned char b = 0; 那么a = ++b;其整个运算过程是先计算 b=b+1,那么 b 就等于 1 了,然后再运行 a=b,运行完毕后 a=1,b=1。如果写成a=b++; 那么运算过程就是先执行 a=b;然后再执行 b=b+1,执行完的结果就是 a=0,b=1。这些运算符这里就是简单介绍一下,而后边会通过使用实例来巩固这些知识。其他一些运算符,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陆陆续续介绍到。

4.4 for 循环语句

B站在线视频教程:4-2 循环语句和函数

for 语句是 C 语言编程的一个常用的语句,这个语句必须得学会其用法,它不仅仅可以用来做延时,更重要的是用来做一些循环运算。for 语句的一般形式如下:

for (表达式1;表达式2;表达式3)
{
需要执行的语句();

}

其执行过程是:表达式 1 首先执行且只执行一次;然后执行表达式 2,通常都是一个用于判定条件的表达式,如果表达式 2 条件成立,就执行(需要执行的语句);然后再执行表达式 3;再判断表达式 2,执行(需要执行的语句);再执行表达式 3.....一直到表达式 2 不成立时,跳出循环继续执行循环后面的语句。举个例子:

for (i=0; i<2; i++)
{
j++;
}

这里有一个符号++刚刚讲过了。假如 j 最开始初值是 0,首先执行表达式 1 的 i=0,然后判断 i 小于 2 这个条件成立,就执行一次 j++,j 的值就是 1 了,然后经过表达式 3 后,i 的值也变成 1 了,再判断条件 2,还是符合,j 再加一次,j 变成 2 了,再经过表达式 3 后 i 也变成 2 了,再判断条件 2,发现 2<2 这个条件不成立了,所以就不会再执行 j++这个语句了。所以执行完毕后,j 的值就是 2。 for 语句除了这种标准用法,还有几种特殊用法,比如前面的闪烁小灯对 for 语句的用法for(i=0; i<30000; i++) ;没有加(需要执行的语句),就是什么都不操作。但是什么都不操作的话,这个 for 语句循环判断了 30000 次,程序执行是会用掉时间的,所以就起到了延时的作用。比如把 30000 改成 20000,会发现灯的闪烁速度加快了,因为延时时间短了,当然,改成 40000后会发现,闪烁慢了。但是有一点特别注意,C 语言的延时时间是不能通过程序看出来的,也不会成比例,比如这个 for 循环里边的表达式 2 使用 30000 时延时是 3 秒的话,那么改成40000 的时候,可能并不一定是 4 秒。还有一种写法for( ; ; ),这样写后,这个 for 循环就变成了死循环了,就不停的执行(需要执行的语句),和前边讲的 while(1)的意思是一样的了。那 while 这个语法是如何用的呢?

4.5 while 循环语句

在单片机 C 语言编程的时候,每个程序都会固定的加一句 while(1),这条语句就可以起到死循环的作用。对于 while 语句来说,他的一般形式是:

while (表达式)
{
循环体语句;
}

在 C 语言里,通常“表达式”符合条件叫做真,不符合条件,叫做假。比如前边 i<30000,当 i 等于 0 的时候,那这个条件成立,就是真;如果 i 大于 30000 的时候,i<30000 条件不成立,就叫做假。while(表达式)这个括号里的表达式,为真的时候,就会执行循环体语句,当为假的时候,就不执行。还有另外一种情况,就是 C 语言里边,除了表达式外,还有常数,习惯上,把非 0 的常数都认为是真,只有 0 认为是假,所以程序中使用了 while(1),这个数字 1,可以改成 2、3、4......等等都可以,都是一个死循环,不停的执行循环体的语句,但是如果把这个数字改成 0,那么就不会执行循环体的语句了。通过学习 for 循环和 while 循环,是不是会产生一个疑问?为何有的循环加上,而有的循环却没加呢?什么时候需要加,什么时候不需要加呢?前边讲过,在 C 语言中,分号表示语句的结束,而在循环语句里表示的是循环体的所有语句,如果不加大括号,则只循环执行一条语句,即第一个分号之前的语句,而加上大括号后,则会执行大括号中所有的语句,举个例子看一下,上节课的闪烁小灯程序如下所示。

程序(1):

while (1)
{
LED = 0;
for(i=0;i<30000;i++);
LED = 1;
for(i=0;i<30000;i++);
}

程序(2):

while (1)
LED = 0;
for(i=0;i<30000;i++);
LED = 1;
for(i=0;i<30000;i++);

程序(1)可以实现闪烁功能。而程序(2)没有加大括号,从语法上来看是没有任何错误的,写到 Keil 里编译一下也不会报错。但是从逻辑上来讲,程序(2)只会不停的循环“LED= 0;”这条语句,实际上和程序(3)效果是相同的。

程序(3):

while(1)
{

LED = 0;

}
for(i=0;i<30000;i++);
LED = 1;
for(i=0;i<30000;i++);

程序执行到 while(1)已经进入死循环了,所以后边三条语句是一辈子也执行不到的。因此为了防止出类似的逻辑错误,推荐不管循环语句后边是一条还是多条语句,都加上以防出错。

4.6 函数的简单介绍

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如下:

函数值类型 函数名(形式参数列表)
{
函数体
}
  1. 函数值类型,就是函数返回值的类型。在后边章节的部分例程中,会有很多函数中有 return x 这条语句,这个返回值也就是函数本身的类型。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这个函数只执行操作,不需要返回任何值,那么这个时候它的类型就是空类型 void,这个 void 按道理来说是可以省略的,但是一旦省略,Keil 软件会报一个警告,所以通常也不省。

  2. 函数名,可以由任意的字母、数字和下划线组成,但数字不能作为开头。函数名不能与其他函数或者变量重名,也不能是关键字。什么是关键字呢,后边慢慢接触,比如 char这类,都是关键字,是程序中具备特殊功能的标志符,这种东西不可以命名函数。

  3. 形式参数列表,也叫做形参列表,这个是函数调用的时候,相互传递数据用的。有的函数不需要传递参数给它,那么可以用 void 来替代,void 同样可以省略,但是那个括号是不能省略的。

  4. 函数体,包含了声明语句部分和执行语句部分。声明语句部分主要用于声明函数内部所使用的变量,执行语句部分主要是一些函数需要执行的语句。特别注意,所有的声明语句部分必须放在执行语句之前,否则编译的时候会报错。

  5. 一个工程文件必须有且仅有一个 main 函数,程序执行的时候,都是从 main 函数开始的。

  6. 关于形参和实参的概念,后边再总结,如果遇到程序里有,大家再跟着抄一段时间。先用,后讲解,这样更有利于理解。来回顾一下闪烁 LED 程序中的主函数,根据注释再认真分析一遍,是不是对函数的认识就清楚多了。

void main() //void即函数类型
{
//以下为声明语句部分
unsigned int i = 0; //定义一个无符号整型变量,并赋初值i=0
ENLED = 0;
ADDR3 = 1;
ADDR2 = 1;
ADDR1 = 1;
ADDR0 = 0;
while (1)
{
LED = 0;//点亮小灯
for (i=0; i<30000; i++); //延时一段时间
LED = 1;//熄灭小灯
for (i=0; i<30000; i++); //延时一段时间
}
}

代码中的“//”是注释符,意思是说在这之后的内容都是注释。注释是给程序员自己或其他人看的,用于对程序代码做一些补充说明,对程序的编译和执行没有任何影响。

4.7 Keil 软件延时

B站在线视频教程:4-3 单片机常用延时办法

C 语言常用的延时方法,有如图 4-2 所示 4 种。

图 4-2 常用的延时方法

这 4 种延时方法,其中两种非精确延时,两种精确一些的延时。for 语句和 while 语句都可以通过改变 i 的范围值来改变延时时间,但是循环的执行时间都是不能通过程序看出来的。精确延时有两个方法,一个方法是用定时器来延时,这个方法后边课程要详细介绍,定时器是单片机的一个重点。另外一个就是用库函数_nop_();,一个 NOP 的时间是一个机器周期的时间。非精确延时,只是在做一些比如小灯闪烁,流水灯等简单演示实验中使用,而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其实这种非精确延时用的很少。前面讲 LED 小灯闪烁的程序采用的延时方式是 for(i=0;i<30000;i++);如果把这里的 i 改成100,下载进入单片机,会发现小灯一直亮,而不是闪烁状态,现在就可以实验一下,改成100,然后下载观察一下现象。人的肉眼对闪烁的光线有一个最低分辨能力,通常情况下当闪烁的频率高于 50Hz 时,看到的信号就是常亮的。即,延时的时间低于 20ms 的时候,肉眼是分辨不出来小灯是在闪烁的,可能最多看到的是小灯亮暗稍微变化了一下。要想清楚的看到小灯闪烁,延时的值必须大一点,大到什么程度呢,不同的亮度的灯不完全一样,可以做实验验证。那么如何观察写的延时到底有多长时间呢?选择 Keil 菜单项 Project-->Options for Target‘Target1’...,进入工程选项,如图 4-3 所示。

图 4-3 工程选项——时钟频率设置

打开 Target 这个选项卡,找到里边的 Xtal(MHz)这个位置,这是填写进行模拟时间的晶振选项,从原理图以及板子上都可以看到,单片机所使用的晶振是 11.0592MHz,所以这个地方填上 11.0592。然后找到 Debug 这个选项卡,选择左侧的 Use Simulator,然后点击最下边的 OK 就可以了,如图 4-4 所示。

图 4-4 工程选项——仿真设置

选择菜单项 Debug-->Start/Stop Debug Session,或者点击图 4-5 中红框内的按钮,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页面,如图 4-6 所示。

图 4-5 启动/结束调试按钮

图 4-6 工程调试界面

最左侧那一栏显示单片机一些寄存器的当前值和系统信息,最上边那一栏是 Keil 将 C 语言转换成汇编的代码,下边就是写 C 语言的程序,调试界面包含很多的子窗口,都可以通过菜单 View 中的选项打开和关闭。可能会感觉这种默认的分布不符合习惯或者不方便观察特定信息,界面上几乎所有子窗口的位置都可以调整的。比如想把 Disassembly 反汇编窗口和源代码窗口横向并排摆放,那么只需要用鼠标拖动反汇编窗口的标题栏,这时会在屏幕上出现多个指示目标位置的图标,拖着窗口把鼠标移动到相应的图标上,软件还会用蓝色底纹指示具体的位置,如图 4-7 所示,松开鼠标窗口就会放到新位置了。调整后的效果如图 4-8 所示。

图 4-7 调整窗口位置

图 4-8 窗口位置调整效果

C 语言的源代码文件和反汇编窗口内都有一个黄色的箭头,这个箭头代表的就是程序当前运行的位置,因为反汇编内的代码就由源文件编译生成的,所以它们指示的是相同的实际位置。在这个工程调试界面里,可以看到程序运行的过程。在左上角的工具栏里有这样三个按钮:第一个标注有 RST 字样的是复位,点击一下之后,程序就会跑到最开始的位置;右侧紧挨着的按钮是全速运行,点击一下程序就会全速跑起;再右边打叉的是停止按钮,当程序全速运行起来后,可以通过点击第三个图标来让程序停止,观察程序运行到哪里了。点击一下复位后,会发现 C 语言程序左侧有灰色或绿色,有的地方还是保持原来的白色,可以在灰色的位置双击鼠标设置断点,就是比如程序一共 20 行,在第十行设置断点后,点全速运行,程序就会运行到第十行停止,方便用户观察运行到这个位置的情况。有的位置可以设置断点,有的地方不可以设置断点,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 Keil 软件本身具备程序优化的功能,如果想在所有的代码位置都能设置断点,可以在工程选项里把优化等级设置为 0,就是设置 Keil 不进行优化。如图 4-9 所示。

图 4-9 工程优化等级

这节课重点是看看 C 语言代码的运行时间,在最左侧的 register 那个框内,有一个 sec选项,这个选项显示就是单片机运行了多少时间。单击一下复位按钮,会发现这个 sec 变成了 0,然后在 LED = 0;这一句加一个断点,在 LED = 1;这个位置加一个断点,点击全速运行按钮,会直接停留在 LED = 0;会看到时间变为 0.00042752 秒,如图 4-10 所示。请注意,这里设置的优化等级是默认的 8,如果用的是其它等级的话运行时间就会有所差别,因为优化等级会直接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。

图 4-10 查看程序运行时间

再点一下全速运行,会发现 sec 变成了 0.16342556,那么减去上次的值,就是程序在这两个断点之间执行所经历的时间,也就是这个 for 循环的执行时间,大概是 163ms。也可以通过改变 30000 这个数字来改变这个延时时间。当然了,要注意 i 的取值范围,你如果写成了大于 65535 的值以后,程序就一直运行不下去了,因为 i 无论如何变化,都不会大于这个值,如果要大于这个值且正常运行,必须改变 i 定义的类型了。后边如果要查看一段程序运行了多长时间,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查看。实际上,进入 debug 模式,除了可以看程序运行了多长时间外,还可以观察各个寄存器、各个变量的数值变化情况。点击 View 菜单里的 Watch Windows-->Watch 1,可以打开变量观察窗口,如图 4-11 所示。

图 4-11 变量观察窗口

在这个窗口内,可以通过双击或按 F2 键,然后输入想观察的变量或寄存器的名字,后边就会显示出它的数值,这个功能在后边的调试程序中比较有用,先了解一下。

4.8 流水灯程序

前面学了点亮一个 LED 小灯,然后又学了 LED 小灯闪烁,现在要进一步学习如何让 8个小灯依次一个接一个的点亮,流动起来,也就是常说的流水灯。先来看 8 个 LED 的核心电路图,如图 4-12。

图 4-12 LED 小灯电路图

B站在线视频教程:4-4 流水灯程序

通过前面的课程可以了解到一个字节是 8 位,如果写一个 P0,就代表了 P0.7 到 P0.0 的全部 8 个位。比如写 P0 = 0xFE;转换成二进制就是 0b11111110,所以点亮 LED2 小灯的程序,实际上可以改成另外一种写法,如下所示。

#include <reg52.h>
sbit ADDR0 = P1^0;
sbit ADDR1 = P1^1;
sbit ADDR2 = P1^2;
sbit ADDR3 = P1^3;
sbit ENLED = P1^4;
void main()
{
ENLED = 0;
ADDR3 = 1;
ADDR2 = 1;
ADDR1 = 1;
ADDR0 = 0;
P0 = 0xFE;//向P0写入数据来控制LED小灯
while (1);//程序停止在这里
}

上边这个程序可以看出来,通过 P0 可以直接控制所有的 8 个 LED 小灯的亮和灭。下边要进行依次亮和灭,怎么办呢?如果想让单片机流水灯流动起来,依次要赋给 P0 的数值就是:0xFE、0xFD、0xFB、0xF7、0xEF、0xDF、0xBF、0x7F。在 C 语言当中,有一个移位操作,其中<<代表的是左移,>>代表的是右移。比如a =0x01<<1;就是 a 的结果等于 0x01 左移一位。请注意,移位都是指二进制移位,那么移位完了,本来在第 0 位的 1 移动到了第 1 位上,移动完了低位是补 0 的,所以 a 的值最终是等于 0x02。另外一个运算符~,这个符号是按位取反的意思,同理按位取反也是针对二进制而言。比如 a = ~(0x01); 0x01 的二进制是 0b00000001,按位取反后就是 0b11111110,那么 a 的值就是 0xFE 了。学会了这两个符号后,就可以把流水灯的程序写出来,先把程序贴上。

#include <reg52.h>

sbit ADDR0 = P1^0;
sbit ADDR1 = P1^1;
sbit ADDR2 = P1^2;
sbit ADDR3 = P1^3;
sbit ENLED = P1^4;

void main()
{
unsigned int i = 0;//定义循环变量i,用于软件延时
unsigned char cnt = 0; //定义计数变量cnt,用于移位控制
ENLED = 0;
ADDR3 = 1;
ADDR2 = 1;
ADDR1 = 1;
ADDR0 = 0;
while (1) //主循环,程序无限循环执行该循环体语句
{
P0 = ~(0x01 << cnt);///P0左移等于1,控制8个LED
for (i=0; i<20000; i++); //软件延时
cnt++;//移位计数变量自加1
if (cnt >= 8)//移位计数超过7后,再重新从开始
{
cnt = 0;
}
}
}

程序中 cnt 是 count 的缩写,计数的意思,是一个常用的变量名称。当 cnt 等于 0 的时候,1 左移 0 位还是 1,那么写成二进制后就是 0b00000001,对这个数字按位取反就是 0b11111110,亮的是最右边的小灯。当 cnt 等于 7 的时候,1 左移 7 位就是 0b10000000,按位取反后是0b01111111,亮的是最左边的小灯,中间过程可以自己分析一下了。

4.9 练习题

  1. 熟练掌握二进制、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换方法。
  2. 掌握 C 语言变量类型与取值范围,for、while 等基本语句的用法。
  3. 了解函数的基本结构,能够独立进入程序 Debug,多多动手操作,熟练 Keil 软件环境的一些基本操作。
  4. 将流水灯左移理解透彻后,独立完成流水灯右移操作。
  5. 独立完成一个左移到头接着右移,右移到头再左移的花样流水灯程序。